![[借書發揮] 情緒輪迴與習氣](http://minglemagick.com/cdn/shop/articles/32_for_Blog_Posts_Preview_812edebd-62b3-4f23-91b9-2fb6ae3035a3.png?v=1736655031&width=1100)
[借書發揮] 情緒輪迴與習氣
情緒出現多數是因為外來的影響,但其實源自於內在。能夠觀、了解、承認、接受,這樣才能脫離情緒的操控,繼而看清楚自己,看清楚這個世界。
每一次情緒出現,或任何一件能夠牽動你情緒的事,都是因為裡面有需要學習的課題。如果每一次遇到相同情緒都用相同的慣性反應及思維模式去處理,又如何能夠進步呢?
好比一對情侶吵架,如果吵完後如果沒有理性討論為什麼會吵這場架,其實很快又會重新再吵一次。白吵了一場,傷害了大家身心,實在太傻豬了。你可以選擇跟另一半分手,但卻不能跟自己分手。所以,好好向內尋,好好地與自己坦誠對話,不要再重覆於相同的輪迴當中了。
以下分享來自《西藏睡夢瑜珈》一書中關於「行為與結果:業與習氣」的章節,與上星期四於莊大師命理Live中提及過如何拆解累積了幾十年的情緒及行為有點關係。
===
(*文字曾作少量剪輯)
…令我們煩惱的事物,其實就在自己的心中,我們把自己的不快樂怪罪在周遭環境和自身處境上,而認為只要情況改變,就會變得快樂。但是,處境只是導致我們痛苦的次要原因,最主要的原因是俱生無明,以及希望事物能夠有別於其原有的狀態。
我們或許為了逃離都市的壓力,而決定搬到海邊或山上;或為了脫離鄉下的孤立和艱困,而搬到更刺激的城市。這樣的改變可能是好的…(但)這種滿足只能維持一小段時間,不滿足的根會隨著我們搬到新家,滋長為新的不滿足,希望和恐懼的混亂便會很快地又擒住了我們。
我們或許會認為,只要擁有更多的錢、更好的伴侶,或更好的身體,工作和教育,就會感到快樂,但是我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,富有並不會讓人解脫痛苦;新的伴侶也會在某方面讓我們感覺不滿足;身體會老去;新工作會漸漸變得無趣等。
當我們認為可以從外界尋得解決不快樂的辦法時,其實我們的欲望也只是暫時得到滿足,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便會隨著欲望之風飄動不停,永遠處於不安和不滿之中,我們被自身的「業」(karma)所掌控,並繼續地為未來「業」的豐收播下種子。這種行為模式不只分散我們對心靈之道的專注,也阻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滿足與快樂。
---
負面情緒是從實際情況與我們的欲望之間的落差而產生的,行為從這些情緒而生,我們平日所有的行為幾乎都是屬於這樣的情況,而這些行為都會留下「習」(karmic trace)。
---
「習氣」有點像是西方所說的無意識的傾向,它們是一種習性,內心和外在行為的模式、根深柢固的反應和習慣性的概念化。習氣會記錄我們對於情境的情緒反應、理智上的理解、獨特的情緒習性和理智的僵化反應,它們創造並制約我們對於自身體驗中每一環節的慣常反應。
---
「業」把反應記錄下來,反應又播下業種子,接著「業」又記錄反應,如此循環不已。這就是「業」的累積,它是輪迴之輪---行為與反應的無盡循環。
===
《西藏睡夢瑜珈》(橡實文化)
作者:丹津旺賈(Tenzin Wangyal)仁波切
ISBN:978-626-7313-37-4
想睇更多日常?請Follow Facebook 丁明姬魔法 或 Instagram minglemagi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