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習慣「忠於自己」
那天我去了一間精油專門店,選好後想付款,店員說現正做優惠,滿額就可選:(i)美顏導入按摩儀;或(ii)蒸氣美容儀一部。我說不要了因為用不著,她說可以轉送給朋友。我說好,那我先去付款再想一想。付款後我告訴她,真的不要了,她說或者先聽她介紹一下兩部儀器的用法吧。聽一聽又無妨,聽完肯定自己是不會花時間做這些保養程序,於是再次拒絕了這份贈品。
以前的我一定會是但選一件帶走就算,「費事」解釋那麼多,「費事」讓店員難做,「費事」令自己變成怪人。直到數年前我經歷過一次退租大搬遷,掉了很多「有用」「未用過好新淨」「將來可能有用」的雜物後,自己的心靈也作了一次大清洗。所有學習都需要經歷,痛過,才能成長。
日常生活中有太多機會可以練習「忠於自己」,由其是在花花世界之中,各種促銷誘惑及美麗的謊言,要清楚自己需要什麼、不需要什麼,其實說易不易。因為是贈品,不要好像很「蝕底」;因為套餐比較便宜,即使明明不太餓也夾硬點了較多的份量。放題、任食、自助餐,這樣真的好嗎?你真的需要吃到肚子這麼撐嗎?吃得這麼超值能為你帶來什麼?
修行從日常小事做起。的確,叫套餐還是散叫是一件十分雞毛蒜皮的事。生活已經這麼繁瑣,可以不用腦思考就不用。但如果從小事開始習慣問自己的真實意願或意圖,在面對家庭、朋友或工作的困局時,反而能夠更容易讓自己找到出口。因為你已經習慣尊重自己,習慣自己做決定。
習慣思考,習慣自主,結果不是最重要,重要的是過程。一步一步慢慢塑造出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狀態。
===
如有興趣可重溫4月10日的節目,因為這篇文字整理後,與當晚即席說出來的,有點不一樣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live/4GSfZirzZeY?si=UxpvJmz_HEFwa4Xw&t=5230
===
(1) 偶而關上資訊的入口,嚴禁「暴飲暴食」
- 與資訊也要維持社交距離
- 保持內心安穩與清靜
- 想要的情報、需要的信息,都應該自己主動去探尋
(2) 不要輕易動搖原則
- 別隨波逐流
- 堅定說出「不要,謝謝」
(3) 活得絕對自主
- 不受「大家」影響的生存方式
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》
作者:枡野俊明
譯者: 黃薇嬪
出版社:悅知文化
ISBN:9789865102647
想睇更多日常?請Follow Facebook 丁明姬魔法 或 Instagram minglemagick